今年以来,泉州开发区持续深化拓展“三争”行动,坚定信心、锚定目标、加力攻坚,经济运行韧性增强、平稳向好,实现“双过半”。上半年,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.1%,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.2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.2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.2%;预计出口比增14.6%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.1%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.3%;两项指标税性比重分别为95.4%、90.8%,均居全市首位,主要指标稳健匹配。
以“三争”行动为总牵引
凝聚干事创业合力
构建“1+3+N”专项行动体系,明确19个重点专项,开展专题调度46场,解决事项175项。深化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提升,推进“三区联创”,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深入查找民生难点堵点问题56个、策划落实项目49个,作风建设持续向好。选树“担当者”,开展实绩“赛马”比拼,持续掀起激情燃烧、干事创业、奋勇争先的热潮。
以内外联动为突破口
激活市场主体动能
加大政策支撑力度。新出台或修订15份惠企政策,从产业扶持、科技创新、企业梯队培育、扩大消费、人才就业等方面,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。上半年兑现各级惠企资金12770万元,同比增加5640万元、增长79.1%。优化营商环境,细化16项改革服务举措,建成全市首个市区互联、政银数即联的惠企资金“秒兑现”平台。
工业设计引领带动。集聚鞋类研发、智能装备研发、国际IP创新、数字科技研发四大类型设计中心。斐乐、回力等品牌全球采购中心和利讯、金帝等工业设计机构均优先采用本地原材料,ARMANI、CK等品牌本地化采购率达100%,MISTO全球采购中心年采购额约50亿元人民币。
外贸载体提质增效。以标准化园区为载体打造外贸集聚区,已入驻外贸企业10家,上半年累计出口超1.8亿元。组建出海小分队,推进2个海外仓建设。借助“泉品出?!币逦诠ぷ髯?,推动一博供应链、盛博贸易等企业对接义乌跨境电商等资源。精准引导利泰包袋、方圆鞋业2家企业货源回流,新增出口约5000万元。推动67家(次)企业参加美国拉斯服装展、广交会等展会,主动抢订单、拓市场。
消费市场回暖升级。举办“迎新焕新”“焕新五一”等“惠购清濛”消费季系列活动,带动品牌鞋服销售额超千万元、汽车消费超亿元。持续推动以旧焕新,今年来汽车置换补贴已申请3121台,使用资金4036.9万元。
以科技赋能为驱动力
构建产业科创体系
科创基金引活水。新设5亿元“冯源仁芯”基金并完成首期募资,引导“冯源聚芯”等两支异地基金(规模近7亿元)迁地开发区。设立“泉创芯瞳”专项基金,向世瞳科技专项投资3000万元,带动华福资本跟投,推动企业总部从上海迁入我区。
科创飞地拓空间。建设上??拼捶趸埃蛟臁把蟹⒃谏虾?、生产在泉州”的产业协同平台,已储备项目36个,签约简敏光电等多个新质项目。推动蔚复来科技等3家企业在我区落地区域总部,并在上??拼丛吧枇⒀蟹⒅行?。
科创赛事引新质。举办“清濛杯”科创大赛,吸引全国114个优质项目参赛,遴选12个高成长性项目,智覆纳米等5个优质项目已签约入驻我区科创园。智覆纳米参加第三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福建省赛,以赛道第一晋级全国决赛。
科创政策促升级。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基础建设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等政策,开展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,点对点帮扶75家重点培育工业企业,指导22家企业数字化转型,上半年技改投资比增21.4%,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比增19.6%。
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点
扩大有效投资规模
聚力攻坚突破,全区固投在连续两年增幅全市第一的基础上,今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,超全市平均4.2个百分点,预计全年增速可达20%。
加强项目谋划储备。从社会事业、基础设施、产业等方面深挖项目源,策划生成市级重点项目31个,总投资134.38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25.82亿元。加快“十五五”重大项目谋划力度,为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。
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上半年3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53.33%,超时序进度3.3个百分点。开发区医院、创业大厦等5个项目新开工建设,完成年度开工计划100%。
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。完善试点园区“抓投产、促纳统、优存量、造业态”闭环管理机制,招商入驻率和入驻投产率均接近100%,试点园区一季度拉练获优秀等次。推进全域标准化,激发50多家企业增资扩产,总投资额17亿元。
以民生保障为落脚点
提升群众获得感
提升城市品质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、电力缆化及雨污管网改造等城建项目13个,加快推进综合服务保障及指挥调度中心等项目,计划总投资额比增83.8%。
提优生态环保。在去年一年完成污水提质增效三年攻坚任务、全市率先形成“一张图”的基础上,谋划生成4个污水提质增效项目,总投资4000万元,累计完成投资2400万元。园区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98%以上,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;BOD进水浓度提高35mg/L。
提质就业服务。成立招工服务专班,赴四川、云南等地开展跨省劳务协作,设立对外劳务协作服务站,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,助企招工超1500人。推广“泉州开发区就业服务指南”小程序,构建10分钟就业服务圈。
提档教育医疗。财政对民生支出保持高增长,首次设立中考考点,新增中小学学位420个,建成教育入学一件事平台。加快开发区医院建设,推广“健康十条”措施,扩大企业健康驿站服务覆盖面。
(区党工委、管委会办公室,科经局、融媒体中心)